Ruby Liu MY
一站式心理自療平台,紓解情緒,照顧心理健康。
在一些打工仔眼中,辭職可能是期待已久的一刻;遞過辭職信後,倒數last day的來臨,派(或不派)散水餅,然後正式和公司說再見。繼美國的「劈炮潮」(Great Resignation)和中國的「躺平主義」,最近美國正熱烈討論一種「另類辭職」,沒有正式的辭職信、沒有辭去職位,以低調姿態宣吿「本人正無聲辭職」—— 無聲辭職(Quiet Quitting)到底是什麼?
無聲辭職或安靜辭職沒有正式的定義,但泛指員工在不辭職的情況下,只完成基本的職責所需,避免超時工作;有明確的工作生活界線,把重心回到自己,告別勞碌職場文化。
有關無聲辭職的評論頗為兩極,有人認為是由工作過勞和不被欣賞所致,或因薪酬待遇不理想而減少付出的 "act your wage" 行為(貼地說,即是份糧出幾多就做幾多);亦有人形容為「缺乏創造力,不熱血」的躺平行為。
提倡無聲辭職的前教師 Maggie Perkins 接受《環球時報》訪問時,表示她在無聲辭職前,視每週工作60個小時為理所當然,會將收入花在課室設備上,利用私人時間回應家長的疑難,而且有嚴重的偏頭痛。直至她的孩子出生,她開始察覺到自己工作過勞的情況,開始了「無聲辭職」。她向我們分享,「無論我多賣力,學校都沒有一個晉升或獎勵機制,一個上流機會。作為老師,超越本份彷彿是常態;如果我不無聲辭職,只會工作過勞。」她認為,無聲辭職的心態是建立一個界線,完成份内事之後便「本日終了」。
無聲辭職的支持者認為,若能在限定的工作時段全力投入,未嘗是壞事。有研究顯示,在放假時和工作「精神斷聯(Mentally Disengaging)」的人,整體對生活更滿意,亦能在回到工作時重新投入。該研究指當放假時越能將公事拋諸腦後,其工作表現越好。
然而,若無聲辭職演變成對工作、公司或同事都減少投放個人情感,則有機會造成心理上的疏離(disengagement),對工作不關心不上心,對個人身心或企業生產力都會帶來影響。
無聲辭職或許沒有對錯,而是一種個人選擇。支持無聲辭職的打工仔不妨問問自己,這行為和態度的背後反映著什麼?是為了建立健康的個人界線,按人生重要次序選擇在哪裡投放精力?還是工作過勞下的自我防護方法?抑或是覺得工作「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那就先頹做餵飼荷包,再「騎牛搵馬」或準備「裸辭」?各人有各人的修行,每個人無聲辭職的理由或有不同,但重要的是了解背後的內心需求,細心想想無聲辭職是否最有效的回應方法,以及它對自己的長期影響,例如事業發展、和同事的關係、行內的聲譽、工作氛圍、潛移默化的處事態度和習慣等。
研究發現,當我們投放越多心力在某事情上,我們會覺得它的價值更高。例如我們為一個比賽花很多時間練習,比賽對我們的意義會更大。無聲辭職或能減少工作量,卻有機會同時降低投入感和目的感,進而降低工作滿意度,影響我們對工作的觀感。 恰如甘地所說,‘‘Satisfaction lies in the effort, not in the attainment.’’(滿足存在努力裡,不在成就裡。)
同樣,無聲辭職對管理層來說,也是一個反思契機,檢視公司制度如何影響員工的歸屬感和心理健康。若員工有無聲辭職的跡象,更應評估制度如何影響員工的表現,以至公司的長遠發展,和員工清晰溝通雙方對職責的期望。
有針對無聲辭職的研究發現,管理層是影響員工無聲辭職與否的關鍵;當員工擁有「在達到成果又能顧及別人感受」的管理層,他們更傾向願意為工作付出額外努力,而不選擇無聲辭職。評分最低相比評分最高的管理層,他們員工選擇無聲辭職的機會高出3-4倍。
該研究亦指出,若管理層擁有以下特質,會更容易在員工心目中建立信任,相信上司關注他們的狀態和心理健康,從而增加連繫感,並更願意付出:
另外,企業顧問Adrian Gostick在商業雜誌《福布斯》分享,上司應以身作則,帶頭展現公司文化,例如:
所謂無聲勝有聲,「無聲辭職」貌似無聲,卻明確反映現今世代看待工作的態度已有巨大轉變,成為鏗鏘有力的迴響;迴盪聲音所扣問的還是老問題:番工對你的意義是甚麼?
參考資料:
Sonnentag, S. (2012). Psychological Detachment From Work During Leisure Time: The Benefits of Mentally Disengaging From Work.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2), 114–118. https://doi.org/10.1177/0963721411434979
Kahn, W. A. (1990).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of Personal Engagement and Disengagement at Work.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3(4), 692–724. https://doi.org/10.2307/256287
Inzlicht, M., Shenhav, A., & Olivola, C. Y. (2018). The Effort Paradox: Effort Is Both Costly and Valued.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2(4), 337–349. https://doi.org/10.1016/j.tics.2018.01.007
Is ‘quiet quitting’ a good idea? Here’s what workplace experts say
Quiet Quitting Is About Bad Bosses, Not Bad Employees by Jack Zenger and Joseph Folkman
Ruby Liu MY
「賽馬會心導遊+計劃」心理健康推廣主任
已加到「我的練習」讓你隨時新增或翻閱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