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con

我們關注你的個人資料私隱

我們不會向第三方透露閣下的個人資料;同時你的身份亦不會被辨認。

Close icon
其他註冊方法

來繼續你的旅程

Close icon
其他登入方法
Facebook
Google
Apple

已有帳戶? .

點擊「註冊」即表示你同意我們的使用條款及細則個人資料收集聲明私隱政策Cookie 政策同意書

還未有帳戶? .

忘記你的密碼?

請輸入你的電郵地址。你將會收到重設密碼的電子郵件。

Close icon

請查看你的電子郵箱

請在此輸入電郵中的六位驗證碼和新密碼。

收不到電郵嗎?請檢查你的垃圾郵件資料夾,或使用其他電郵地址

美麗的混亂效應(the beautiful mess effect)

03/09/2024 6 分鐘
profile pic

Ruby Liu MY

read icon 閱讀 1088
|
share icon 分享 7
自我探索
人際關係
微觀心理學
從社會看心理健康

免費登記

一站式心理自療平台,紓解情緒,照顧心理健康。

Boon tour guide image

哀慟有時,跳舞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 每個人都有感到混沌、失意、感到一切未如願的時候。然而,科學研究向我們說明,有時候我們對自己的想法,未必就是別人眼中的自己。這種看法上的偏差(perception biases),形成了「美麗的混亂效應」這心理現象。

beautiful mess

美麗的混亂效應(The Beautiful Mess Effect)

你偶爾有看到牆上一整片的爬藤植物嗎?生長時在牆壁上悄悄蔓延,驟眼看似雜亂無章;但慢慢地,便茂密地覆蓋、綠化起整個牆壁,形成美麗而混亂的獨特景象。

在心理學界,也有那麼的一個「美麗的混亂效應」,所指的是人們對於自己所展現的脆弱,傾向比他人以更消極的眼光看待。例如是承擔錯失時,認為對方只看到自己的不堪和缺點(但可能對方覺得你敢於承擔,勇氣可嘉);又例如是請求別人幫忙時,認為對方在內心質疑自己的能力(但可能對方認為這請求很合理)。研究指出,我們或誇大了他人的負面評價;而且我們的想法,通常不能反映在困難時刻,人們對我們的實際看法。

然而,這是很常見的。心理學家認為,這很可能因為我們將焦點放在令自己帶來尷尬或羞恥感的細節上;而旁人則傾向看到事情的全局

thinking

當念頭未如事實時,會有什麼影響?當我們內心放大了他人的負面評價,或會因而害怕展露自己的脆弱,將真實感受和需求隱藏。但事實上,在舒適安全的環境,向有同理心的夥伴展現自己脆弱一面,能為關係帶來莫大益處

研究顯示,分享和披露個人事,可以增加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感和信任;而一個真誠的道歉亦有修復破裂關係的力量。真誠地溝通、願意讓對方看到自己的脆弱,實際上可能會在別人心中留下正面印象;因為展現脆弱是一個真實的人的表現,儘管可能令自己尷尬、害羞、愧疚,但更重要的是,這代表著我願意被你看見我真實,縱使可能不堪的一面;我選擇讓你走近真實的我


"We love seeing raw truth and openness in other people,

but we are afraid to let them see it in us."

(我們喜歡看見別人坦誠內心,卻害怕讓別人看透自己的內心。)

—— Brené Brown

body and mind

療癒從善待自己開始

「美麗的混亂效應」有如消極濾鏡,過濾對自己以至身邊人和事的看法。研究指出,擁有更高程度自我關懷的人,會較少對自身的脆弱一面作出批評。自我關懷幫助我們在不完美中,找出美好一隅。回歸本我,走進內心;從探索和認識自己開始,醞釀更溫厚的同理心和自己相處。

一個人的自我關懷程度,取決於他們對待自己的態度和方式,亦有學者將「自我關懷」概念化為自我溫暖(正面因素)自我冷漠(負面因素)兩個主要核心:

self-compassion

自我溫暖(self-warmth)即是積極地對待自己的態度和方式。包括善待自己、共同人性體驗、和活在當下:

  • 善待自己(self-kindness):這意味著面對痛苦、失敗、感到不足時,以溫暖和理解回應,而非忽視它或以自我批評回應。我們可以想像,如果好朋友正處於失敗的經歷和感受中,我們會如何支持他們?試試將這種關切和理解的態度轉移到自己身上。
  • 共同人性體驗(common humanity):明白痛苦和掙扎、不足以至失敗,都是生而為人的共同體驗——我們都是脆弱且不完美的人,每個人也有自己經歷的課題,你不是孤單的。
  • 活在當下(mindfulness):對當下保持清晰覺知,既不忽視自己的困難,也不誇大其程度。


而自我冷漠(self-coldness)正正是上述相反,即消極地對待自己的態度和方式。包括自我批評、自我孤立、和過度論定:

  • 自我批評(self-judgment):面對痛苦、失敗、感到不足時,以批評和挑剔的態度看待自己。
  • 自我孤立(isolation):遇上挫折時,感到自己在困境中孤立無助,未能被他人所理解;例如,覺得任何人都比自己處理得好。
  • 過度論定(over-identification):過度沉溺在消極情緒和想法中,無法客觀地看待自己的處境。

自我冷漠來自我們的危機系統(threat-defense system),本來是設計以避開外在威脅;但面對挫折時,可能不自覺地以攻擊和冷漠對待自己,發展出和自己敵對的關係。自我溫暖則來自安全系統(safeness system),讓人平靜放鬆、投入對身心健康的事情,如自我肯定、建立帶來安全感的人際關係等。

consistent practice

每天也是自我關懷的練習

自我關懷並非每個人與生俱來便懂得,需要練習和培養。請記住,情緒是自然產生的感覺,沒有對錯之分;你是值得被愛和受關懷的。我們可透過不同方法培養自我關懷的療癒力:

  • 問問自己,此刻在經歷什麼?覺察情緒、想法和身體感覺
  • 提醒自己,苦痛是生而為人的共同經歷之一
  • 此刻的自己需要什麼?可以如何給予自己此刻所需的關懷

實質的自我關懷方法有很多,例如:

  1. 自我慈心練習:當我們習慣了自我批評、自我鞭策時,記得為自己送上關懷和祝福的說話,為內心注入力量。有時候,或許你對於為自己送上祝福感到無從入手。這時候我們可以透過慈心練習,向不同人和自己送上真摯的祝福,培養內心的安祥自在。
  2. 慈心練習:將慈心送給不同的對象,例如是萍水相逢的人、不太喜歡的人、以至天地萬物;逐點逐點灌溉慈心的種子,從中學習善待他人及自己。
  3. 寫一封給自己的信:透過一封信支持自己、理解自己的需要和困擾、仔細回想自己進步的經驗或長處,以不同角度看待難關。
  4. 自我欣賞練習:有時我們或許不習慣,甚至抗拒稱讚自己。但如實地看見自己美麗的部份,也是接納自己的過程。

心導遊+平台上的練習,你可以找到上述及更多相關的聲帶和文字練習;學習以接納的角度看待自己、了解長短處;思考他人如何面對類似經歷,更坦然面對自身脆弱處。

任何時候,我們都可以是自己最溫柔忠實的後盾。

hug yourself

參考文獻:

Brenner, R. E., Heath, P. J., Vogel, D. L., & Credé, M. (2017). Two is more valid than one: Examining the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Self-Compassion Scale (SC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64(6), 696–707. https://doi.org/10.1037/cou0000211

Brenner, R. E., Vogel, D. L., Lannin, D. G., Engel, K. E., Seidman, A. J., & Heath, P. J. (2018). Do self-compassion and self-coldness distinctly relate to distress and well-being? A theoretical model of self-relat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65(3), 346–357. https://doi.org/10.1037/cou0000257

Ferrari, M., Ciarrochi, J., Yap, K., Sahdra, B., & Hayes, S. C. (2022). Embracing the complexity of our inner worlds: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s of self-compassion and self-criticism. Mindfulness, 13(7), 1652–1661. https://doi.org/10.1007/s12671-022-01897-5

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2024). The beautiful mess effec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ps.org.uk/psychologist/beautiful-mess-effect

Anna Bruk. (2021). Other People Don’t Think You’re a Mess. Scientific America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other-people-dont-think-youre-a-mess/

Kardas, M., Kumar, A., & Epley, N. (2022). Overly shallow?: Miscalibrated expectations create a barrier to deeper convers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22(3), 367–398. https://doi.org/10.1037/pspa0000281

Savitsky, K., Epley, N., & Gilovich, T. (2001). Do others judge us as harshly as we think? Overestimating the impact of our failures, shortcomings, and misha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1(1), 44–56.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81.1.44

Bachman, G. F., & Guerrero, L. K. (2006). Fogiveness, Apology, and Communicative Responses to Hurtful Events. Communication Reports, 19(1-2), 45–56. https://doi.org/10.1080/08934210600586357

自我探索
人際關係
微觀心理學
從社會看心理健康
author profile pic

Ruby Liu MY

「賽馬會心導遊+計劃」心理健康推廣主任

已複製
Poon profile pic 阿本
close
已加到「收藏庫」
繼續傾

已加到「我的練習」讓你隨時新增或翻閱紀錄

close
rating
你有幾滿意呢次對話?
呢次同阿本傾完之後,你有冇⋯⋯
更願意去傾自己嘅狀況?
更加想喺日常生活中以行動去改善自己嘅情況?
覺得會幫到自己嘅心理健康?
了解多咗點照顧自己嘅心理健康?
感謝你的寶貴回應!
要顯示更適合你的內容嗎?

我們為你準備了更適合你現時狀況的內容,而之前的內容仍會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