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Liu MY
一站式心理自療平台,紓解情緒,照顧心理健康。
文章要點:
We are all made of stories.(我們都由故事所構成)—— 在每段相遇相知之前,我們都如浮萍在海中漂蕩,遇上不同的人和風景;也如浮萍般,在水中吸收過不同養分,當中可能有富營養的、有害的、輕盈的、沉重的,逐漸形成自己此時此刻的模樣。我們進入一段親密關係後,可能會為對方的一些行為或特質感到困惑,例如:
近來不少人透過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去理解人們在親密關係中的行為和想法。依附理論最早期由心理學家John Bowlby提出,他認為依附是一種情感連結,在生命不同時候,特別是遇上困難和壓力時,向他人尋求依賴和連繫,以獲得安全感的傾向。依附行為如擁抱、陪伴、表達關心和支持,能夠增加人際互動中的安全感。依附模式在嬰兒時期開始發展,踏入成年後漸趨穩定,發展為成人依附風格。
早期的理論認為,嬰兒的社交經歷(例如和主要照顧者的相處)會刺激到大腦發展,並影響他們長大後和別人建立親密關係的方式。例如,當照顧者離開嬰兒身邊時,嬰兒會感到不安,依附系統隨之而被啟動。嬰兒會發出信號(如哭泣、尖叫)以表達其壓力,照顧者便作出回應,以減輕嬰兒的壓力反應。
隨著時間過去,嬰兒與照顧者之間形成重大的情感連結,使得照顧者的出現能帶來安全感和慰藉,令他們放心去探索周圍環境。然而,若照顧者未能回應嬰兒的情感需求,未有提供持續的安全感,溫暖和支持,嬰兒會感受到忽視和拒絕,或無法確定自己的需求能夠被滿足,便有可能發展出迴避和焦慮等不安全的依附風格。
嬰兒從互動過程中漸漸地形成對自我和他人的認知(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他人),形成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影響未來他們和外界互動的表現。
隨著更多深入研究,不少學者認為,成人的依附風格不僅受到童年時與照顧者的互動影響,我們的基因與過往的生活經歷都會帶來影響。童年經歷為一個人的依附風格奠下基礎,在成年後能找到痕跡;但隨著成長,我們在途中因緣開展的各種關係,如摯友、伴侶等,也能顯著改寫我們的依附風格。
以下三項陳述,哪個比較符合你在親密關係中的取向?
1. 相較之下,我覺得自己容易與別人親近,也能自在地與別人互相依賴,
不會經常擔心被伴侶拋棄,也不會因為伴侶與我太過親密而感到焦慮。
2. 有時候,跟別人親近讓我不太自在。
我很難完全相信別人,也不太願意依賴別人;一旦別人跟我太親近,我就會感到緊張。
我伴侶想要的親密感,常常讓我感到不太自在。
3. 我發現跟我比起來,別人似乎不太想要這麼親密。
我時常擔心伴侶不是真心愛我,擔心別人會甩掉我。
我渴望完全融入另一個人的生活。
這些敘述,有哪一句為你帶來共鳴嗎?
其實,它們正正對應了幾種主要依附風格(分別是安全型、迴避型、焦慮型),以下將會詳細介紹。
依附風格主要分為安全型和不安全型,而焦慮和迴避是衡量依附風格的重要指標。
Bartholomew和Horowitz兩位心理學家,提出了四種的依附風格:
1. 安全型(secure):低焦慮、低迴避
安全型依附者通常能夠建立和維持親密、健康的關係;能夠信任和依賴他人,並對親密感到舒適,對他人有較低的憤怒和恐懼感;能在維繫親密關係的同時,保持個體的獨立。
2. 焦慮型(preoccupied):高焦慮、低迴避
焦慮型依附者渴望親密和依賴,但同時經常擔心被拋棄或拒絕。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可能較低,容易在親密關係中過度依賴對方,以獲得肯定、安全感和愛。
3. 疏離型(dismissive-avoidant):低焦慮、高迴避
疏離型依附者傾向比較獨立,避免情感上的親密感;較少表達情緒需要,也未必懂得如何回應對方需要,使他們在親密關係中表現得疏遠和冷淡。
4. 恐懼型(fearful-avoidant):高焦慮、高迴避
恐懼型依附者對親密關係感到焦慮,因為擔心被拋棄或拒絕。他們往往渴望建立關係,但選擇以迴避的方式來保護自己,使他們在情感上處於矛盾的狀態。
當我們和重要的人(如伴侶)互動時,假如對方是親近、支持自己的,我們會充滿安全感,知道自己是被愛和被肯定的;但當安全感未得到滿足時,我們未能肯定自己是否被愛和被重視,此時我們或會採取不安全型的依附策略。
然而,親密關係中的依附風格並非一成不變。面對不同情境和人物,以至是處於不同的人生階段,我們都可能表現出不同風格。例如,我和家人互動時是焦慮型依附風格,和伴侶間也能建立出安全型依附風格,反之亦然。不同的依附風格也非截然獨立,而是焦慮與逃避的程度之分。
了解自己 築起內心的安全堡壘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過去和性格,造就不同的依附風格,對親密感、安全感有不同程度的需要。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但我們可以改變回應過去的方式。深入地觀察內心,正視自己未被觸碰、被連結、被回應的碎片,我們才能知道如何在關係中有效地表達自己的需要,溝通和調整,提升安全感。
從自我覺察開始,我們可以先反思自己在一段關係中的需求,接納內在需要,例如是希望獲得肯定、互相依靠和陪伴。繼而,我們可以分辨自己在關係中的依附傾向,或持續的不安全依附行為(如不斷希望得到關注、逃避分享內心想法、在關係進展順利時抽身等)。
透過記錄引發情緒的事件,認清自己什麼時候出現迴避和焦慮型的態度和行為;寫下當中的心情與感受,及自己的回應方法,我們可找出習慣性的思想和行為,細想背後需求;再學習如何向對方清晰地表達需求、同時培養友善的自我對話,取替不安全的依附行為。
面對伴侶的不安全依附行為,我們同樣可以理解需求、接納彼此的差異、交流感受、以耐心對待和磨合。透過開放的溝通、持續的肯定和設立合理界線等,我們也能夠加強關係中的安全感和舒適感。
“To become spring, means accepting the risk of winter.
To become presence, means accepting the risk of absence.”
(感受春天的美好,必先經歷嚴寒。
在人生這場宴會真切地活著,需要明白人們離席的可能。)
每段親密關係都是學習自愛和去愛的機會。只要願意去學習和調整,我們都有能力成為更有安全感的人,為內心定錨,作自己永恆的暖光。
文獻參考:
Ravitz, P., Maunder, R., Hunter, J., Sthankiya, B., & Lancee, W. (2010). Adult attachment measures: A 25-year review.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69(4), 419-43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2399909003304
Fraley, R. C., & Roisman, G. I. (2019). The development of adult attachment styles: Four lessons.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25, 26-30.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352250X18300113
Hicks, A.M., Korbel, C. (2013). Attachment Theory. In: Gellman, M.D., Turner, J.R. (eds) Encyclopedia of Behavioral Medicine. Springer, New York, NY. https://doi.org/10.1007/978-1-4419-1005-9_939
Sroufe L. A. (2021). Then and now: the legacy and future of attachment research. 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 23(4), 396–403. https://doi.org/10.1080/14616734.2021.1918450
Benoit D. (2004). Infant-parent attachment: Definition, types, antecedents, measurement and outcome. Paediatrics & child health, 9(8), 541–545. https://doi.org/10.1093/pch/9.8.541
文章參考:
Lo's Psychology(2020年4月27日)。〈依附理論(三):嬰孩沒安全感?認識四種依附類型〉。《關鍵評論網》。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4357
貓心(2016年10月13日)。〈依附傾向:我對你的依附沒有絕對分類──依附理論系列(二)〉。《PanSci 泛科學》。 https://pansci.asia/archives/99789
Ruby Liu MY
「賽馬會心導遊+計劃」心理健康推廣主任
已加到「我的練習」讓你隨時新增或翻閱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