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con

我們關注你的個人資料私隱

我們不會向第三方透露閣下的個人資料;同時你的身份亦不會被辨認。

Close icon
其他註冊方法

來繼續你的旅程

Close icon
其他登入方法
Facebook
Google
Apple

已有帳戶? .

點擊「註冊」即表示你同意我們的使用條款及細則個人資料收集聲明私隱政策Cookie 政策同意書

還未有帳戶? .

忘記你的密碼?

請輸入你的電郵地址。你將會收到重設密碼的電子郵件。

Close icon

請查看你的電子郵箱

請在此輸入電郵中的六位驗證碼和新密碼。

收不到電郵嗎?請檢查你的垃圾郵件資料夾,或使用其他電郵地址

邁向30歲的你,有 #青年危機嗎?(二)

將青年「危機」扭成「轉機」

18/08/2023 3 分鐘
profile pic

Ruby Liu MY

read icon 閱讀 6233
|
share icon 分享 58
從社會看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101
靜觀
微觀心理學
自我探索

免費登記

一站式心理自療平台,紓解情緒,照顧心理健康。

Boon tour guide image

近年有研究分析由超過1,400英國和美國用家所寫的150萬個tweets,發現提及「青年危機」的用家通常會分享更多和「複雜情緒」、「陷入一成不變狀態」、「渴望改變」、「職業」相關的貼文,而貼文的重點主要放到「未來」上。沒錯—— 面對不安和焦慮,我們可以如何在未來作出改變,創造出想要的生活?以下為一些心理治療師的意見:

  • 留意生活中缺少了什麼:

心理治療師Satya Doyle Byock認為,經歷青年危機的人可分為「穩定派 stability types」和「意義派meaning types」。「穩定派」通常被視為擁有穩定可靠的生活方式,傾向先考慮穩定所帶來的安全感,例如成功的事業和收入、組織家庭;「意義派」則通常對創造充滿熱情,但對應付日常事務較感到力不從心,對於社會給予他們的期望感到無比壓力和難以適應,如處於困境之中。然而,「穩定派」和「意義派」並不是對立的生活態度和方式,我們或會在兩者之間遊走,隨着狀態而改變比例。重點是在生活中更覺察自己的內在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點。

Byock認為青年危機不無價值,其意義在於令一個人成為更全面的自己,在生活穩定度和意義感之間取得平衡—— 例如,「穩定派」可思考如何在生活尋找更多熱情和目標;「意義派」可尋找更多使生活穩定的方法,如設定提升規律的工作日程表,學習在有規律的時間表裡激發創意。 

  • 面對不安時,嘗試"PAUSE"方法:

心理治療師Tess Brigham 在Forbes分享了“PAUSE”方法,以面對青年危機。“PAUSE”的中文意思是「停一停」:

P:練習靜觀(Practice mindfulness)

了解自己的感受、慣性想法、推動自己行動的誘因、所追求的目標;寫下疑慮,找出恐懼源頭,逐一釐清。

A: 面對過去(Acknowledge your past)

回顧成長時光如何塑造現在的自己,例如是父母和其他長輩;可以在回顧時重新定義或肯定自己所追求的價值—— 甚麼時刻對你影響至深?是能幫助別人、才華和作品獲得賞識?還是升職加薪?

U:了解當下(Understand you now)

整理當下的內在需求。我們的需求會因應時間而有所改變,可能是生活質素、工作意義感、收入

S:停止批判(Stop judging yourself)

回顧在於了解自己,而非批判過去的人和事如何塑造今天的自己。

E:享受過程(Enjoy the process)

有危亦有機。與其花時間想:「這青年危機階段甚麼時候完結?」,倒不如專注於想達至的目標及成長上,參與一些能讓你全程投入的事,找出能惠及自己的地方,化危機為轉機。

了解自己是一輩子的課,不妨接受自己的脆弱、柔軟和可塑,從而作出一點一滴的改變。

Immerse_In_Present

  • 讓生活中多些相信自己的人(Believers)

為自己建立一個良好的社群,讓身邊有互相扶持和督促的夥伴,互相肯定和相信彼此的價值。

專門探討青年危機的作家Adam Smiley Poswolsky分享自己在華盛頓為聯邦政府工作時,每天回家和室友抱怨:「我討厭自己的工作,我不想再繼續這樣子下去了。」然後室友卻喝著啤酒,瞪著他說:「認命吧,每個人都討厭自己的工作,這是人生。」

或許事實上,世界上很大部分人的想法都和這室友一樣,對工作沒有熱忱;每天起來的感覺是空虛郁悶。但當Smiley在一個領䄂計劃中遇到其他朋友,他們除了支持之外,更會問他:「什麼時候?」、「你和上司提及辭職了嗎?」

Smiley由衷分享:“when you find believers, you find accountability”,意思是當你找到相信自己價值觀和目標的人,他們將成為不斷督促你前進的人,鼓勵你將目標實現。

透過參與有興趣的活動、計劃或加入社群、網上平台和群組;逐步分享個人觀點和故事,開展有意義的對話,並保持開放心態和尊重彼此差異,會有更大機會找到你的“Believers”;一起創造積極氛圍,凝聚有共同信念的人,在成長旅途中彼此支持和回饋。 

Explore

人生並非一條直線,而是高低起伏,曲曲折折,猶如一幅心電圖;絕非不斷進化,而是不斷變化。當青年危機襲來,無疑帶來不安與混沌,但並不等於停滯不前,反而可以是醞釀豐收的時機。

正如「青年危機」一曲的簡介寫道:「也許這個『青年危機』與生病一樣,任誰也無可避免;但如果它們真的一樣,我們撐得過便會更強壯。」願讀到這裡的你,能夠化危為機,掌控屬於你的節奏,耐心地走,走向你心中的自由。


學術文獻參考:

Agarwal, S., Guntuku, S. C., Robinson, O. C., Dunn, A., & Ungar, L. H. (2020). Examining the Phenomenon of Quarter-Life Crisis Throug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Language of Twitter.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1, 341.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0.00341

Eagan, M. K., Stolzenberg, E. B., Ramirez, J. J., Aragon, M. C., Suchard, M. R., & Rios-Aguilar, C. (2016). The American freshman: Fifty-Year trends, 1966–2015. Los Angele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UCLA.



從社會看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101
靜觀
微觀心理學
自我探索
author profile pic

Ruby Liu MY

「賽馬會心導遊+計劃」心理健康推廣主任

已複製
相關文章
Poon profile pic 阿本
已加到「收藏庫」
繼續傾

已加到「我的練習」讓你隨時新增或翻閱紀錄

rating
你有幾滿意呢次對話?
呢次同阿本傾完之後,你有冇⋯⋯
更願意去傾自己嘅狀況?
更加想喺日常生活中以行動去改善自己嘅情況?
覺得會幫到自己嘅心理健康?
了解多咗點照顧自己嘅心理健康?
感謝你的寶貴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