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Liu MY
一站式心理自療平台,紓解情緒,照顧心理健康。
活在這前所未有的數碼時代,生活彷彿離不開智能手機—— 不難看到幼稚園小朋友已經在YouTube上看《Peppa Pig》和《Baby Shark》;中學和大學生們在Instagram上緊貼朋友和名人的最新動態、時事熱話、和朋友分享meme圖;連長輩們也熱衷在YouTube聽懷舊老歌、時事播客……
你呢?你有留意自己每日花多少時間在線上嗎?看看數據,2023年第二季全球網絡用戶每日花在互聯網的時間為6小時41分鐘;而花在社交網絡的時間為151分鐘,即接近三小時。假設足夠的睡眠時間為8小時,那麼大多數的我們便日花約⅕清醒時間在社交媒體上。
Cornell University和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學者和6千多名美國學生及在職人士進行實驗,發現了三項因素,影響我們選擇繼續觀看媒體而不做其他事情,包括:
以上三項因素,都增加了媒體在觀眾心中的熟悉程度或即時記憶感(可及性accessibility),使人想繼續觀看類似的內容。當我們容易獲取某類內容,並沉浸其中,可能會發生“The rabbit hole effect”(兔子洞效應),即是預期同類內容能帶給我們更多愉悅。
結果解釋了為何我們工作時,很容易被不同社交媒體牽著走—— 這些平台在演算法下,透過大數據了解用戶使用不同程式和瀏覽網站的習慣;針對個人喜好,推薦貼近用戶口味的貼文、影片及廣告,吸引人點擊廣告以賺取廣告費,並停留更長時間。從特定主題開始,引導我們跟隨連結、點擊推薦的影片或文章,探索各種主題,甚至逐漸偏離原來的主題,令我們容易從中失去時間的概念。
此外,演算法機制下提供一系列客製化精簡(bite-sized)內容,並自動建議相似內容,甚至自動播放;除了減低瀏覽中斷的可能,亦減少了接觸其他範疇和角度內容的機會,有機會跌入只看到自己所認知事實的「同溫層效應」,阻隔了和自己興趣、想法或立場不一的資訊,猶如築起了一堵認知高牆。
觀看朋友分享的梗圖和影片,的確是生活樂事,但當這些媒體消耗了你本來想要做認真事的時間,我們不妨嘗試作出改變。要有效改變,不是一味催迫自己「不能看」;相反,我們可以聚焦如何看,從微少行動來推動態度上的轉變,例如減少瀏覽內容的相似性和重複性,有意識地對抗演算法的魔力。仔細方法包括:
當社交媒體各出奇招以「廝殺流量」,爭奪我們的注意力時,不妨告訴自己將焦點放回自身,把探索生活的節奏放回自己手裡。
參考文獻/ 資料:
Woolley, K., & Sharif, M. A. (2022). Down a Rabbit Hole: How Prior Media Consumption Shapes Subsequent Media Consump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59(3), 453-471. https://doi.org/10.1177/00222437211055403
Ruby Liu MY
「賽馬會心導遊+計劃」心理健康推廣主任
已加到「我的練習」讓你隨時新增或翻閱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