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Liu MY
一站式心理自療平台,紓解情緒,照顧心理健康。
(相片來源:《年少日記》劇照)
電影中,有一幕是鄭sir發現遺書後,嘗試找出企圖自殺者的蛛絲馬跡;鏡頭聚焦著班內不同學生的臉龐,沉靜的班長、因弱聽而被欺凌的Vincent、默默上堂的學生…… 每位都尋常中帶點不尋常。恰如現實,有機構分析曾跟進的6宗學童自殺身亡個案,稱個案中的學生表面均無異樣。該機構再與150名中學生面談時,發現僅約一成人受情緒困擾時會向教師、社工或家長求助。
在「無恙」的背後,每個學童都可能經歷著不同程度的情緒波瀾,而我們是不知道的。除了緊記老生常談的「你永遠不知道別人在經歷什麼,要時刻保持善良」(you never know what someone is going through, so be kind)。當情緒躲起來的時候,我們可以如何察覺身邊人沉默的求救訊號?
在言語或行為上,我們可以從一些蛛絲馬跡辨識自殺傾向的訊號(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2024):
(相片來源:Not a Gallery《我想告訴你,其實我並不快樂》展覽,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校園生活佔據學生生命重要的一環,校內的文化和政策、所推崇的價值觀,時刻而深遠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在電影末,鄭Sir將電話號碼給予學生,告訴他們想找人聊天的時候,可隨時找他。他在體制內找到定位,成為一個療癒者,一步步成為自己想做的大人。
放到現實,校內的體制和安排可以如何更人性化,發揮教育者的溫度,將學童的心理健康和成長放回首位?孩子是一張白紙,他們有很大部份的世界觀是由成年人建立,當我們告訴他,學業和成就是最重要的,這些就恍如他的一切。家庭、學校和社會,可以如何告訴孩子們,學業以外的人生意義?
家庭成員在日常可多加覺察孩子的情緒變化,給他們傾聽的耳朵,不要輕視孩子的情感;引導他們辨識、了解、表達情緒,理解背後的內在需要,學習接納不同的情緒色彩。不論是憂鬱、膽怯或憤怒,也是尋常感受,不需要壓抑真實感受。
有人形容陪伴孩子成長的旅程是“be a gardener, not a carpenter”(當一個園丁,而非木匠),意思是灌溉令孩子茁壯成長的養分,讓他們隨着陽光和風雨創出獨有形態,而非被精雕細琢成為家長心目中的理想模樣—— 家長或照顧者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索、反思性格特質,了解個人優勢和弱點;探索如何抱擁社會主流文化以外的興趣和想法,在看似恆久不變的社會價值中(如獲取更高的社經地位),找出屬於自己的價值觀(如服務弱勢社群、連結他人、帶動社會進步);帶領孩子了解世界的多樣性,非特定人種、職業、外貌、興趣、收入就代表成功的人生;在自我價值上建立安全感、獨特感、和方向感,尊重生而為人的差異,自信自愛。
有研究顯示,生命裡有更大的意義感和尋找意義感的動機,是預防自殺的重要因素。透過鼓勵學生尋找帶來歸屬感的團體,並與了解、認可和重視自己的人加強聯繫;反思自己的理想和熱情所在,設定目標前進;將自己的生命經驗整理成故事,加深了解自己與世界的連結,能引導學生走向實現自己。
(相片來源:香港街上觀察 Instagram)
參考文獻:
Kyron, M. J., Hooke, G. R., Bryan, C. J., Kiekens, G., Chen, W., Udupa, N., Joiner, T., & Page, A. C. (2023). Daily prediction of inpatient suicide attempts using routinely collected theory-driven data. Journal of psychopathology and clinical science, 10.1037/abn0000880.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37/abn0000880
Somerville, L. H., Jones, R. M., Ruberry, E. J., Dyke, J. P., Glover, G., & Casey, B. J. (2013).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and the emergence of self-conscious emotion in adolesce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4(8), 1554–1562. https://doi.org/10.1177/0956797613475633
Stanley, B., & Brown, G. K. (2012). Safety planning intervention: A brief intervention to mitigate suicide risk.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Practice, 19(2), 256–264. https://doi.org/10.1016/j.cbpra.2011.01.001
Van Orden, K. A., Witte, T. K., Cukrowicz, K. C., Braithwaite, S. R., Selby, E. A., & Joiner, T. E., Jr (2010).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suicide. Psychological Review, 117(2), 575–600. https://doi.org/10.1037/a0018697
Lew, B., Chistopolskaya, K., Osman, A. et al. Meaning in life as a protective factor against suicidal tendencies in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BMC Psychiatry 20, 73 (2020). https://doi.org/10.1186/s12888-020-02485-4
參考文章:
Warning Signs of Suicide -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如何接住將殞落的生命?談自殺防治、心理防護網與心理健康急救 - Mental Hug Taiwan
今年306學童輕生37死 七成女生 5及10月高危 - 明報新聞網
自殺防治安全計劃 (Suicide Safety Plan) - 有心人事
Ruby Liu MY
「賽馬會心導遊+計劃」心理健康推廣主任
已加到「我的練習」讓你隨時新增或翻閱紀錄